董才平:民营钢企需增强自身实力 创新升级应对新挑战
2019年9月26日,全联冶金商会2019年企业交流大会在常州召开,优秀民营钢铁企业代表与参会企业家共同分享和探讨未来民营钢企的经营之道。全联冶金商会会长董才平表示,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转型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精细化管理、走上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据全联冶金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1-7月,民营钢铁产铁2.69亿吨、钢3.54亿吨、钢材4.25亿吨,同期分别增长9.44%、12.85%、14.84%,分别占全国产量的56.8%、61.4%、60.9%。
2019年1-7月,冶金商会统计的160家重点民营企业实现利润935亿元,平均吨钢利润 264元,同比虽有下降,但利润水平在合理范围。
张志祥认为,进入2019年以来,中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国际和国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新局面下钢铁加快高质量发展遇到产量增长过快、风险加大,企业效益下降,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电炉钢发展面临遇到瓶颈,城市钢厂搬迁等诸多问题。
为更好的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冶金商会近期就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和一些趋势性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今后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去深入推进:
一是继续推进产业的集中度,鼓励推动兼并重组。现在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光靠国企联合重组还不够,民营企业要努力跟进。目前对提高集中度贡献较大的民企是沙钢、建龙、德龙、方大几家企业,要鼓励其它大型民企有所作为。
二是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打造节能清洁工厂。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造传统制造流程,实现科学减污增效,实现与社会、环境、城市的共融共生。
三是要注意巩固去产能成果,推进建立企业间产能调节约束机制,谨防盲目扩大产能,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产能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法治观念,依法合规组织生产经营管理,防止变相扩大和新增产能,主动约束扩大产能冲动,主动研究产业转型,对于条件欠缺的企业,要采取联合重组、优化结构等措施,补齐短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四是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加快智能制造建设。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智能化无人工厂建设。要适应新的5G技术的发展,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契机,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五是要坚持不懈地提高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成本对标探潜活动。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少数企业管理水平偏低,工艺和工,商会将组织开展企业管理的交流,组织开展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六是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电炉短流程发展规划,从废钢资源配置、电力保障、总体布局、碳排放交易、与长流程配比等方面统一规划,力求最大程度发挥短流程炼钢的绿色发展优势,提高短流程的经济性。同时建议国家取消废钢进口限制,落实鼓励废钢回收加工企业的退税政策。
责任编辑:许红梅